杨明清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陈晓宇配资平台排名
在“金牌导师”许振超的言传身教下,山东港口青岛港桥吊司机郭磊不断夯实技能,主导攻克了码头岸桥“双小车协同控制”自动化改造等多项技术难题。从普通装卸工成长为首席技师,郭磊带领团队取得国家专利136项、技术革新243项,创出“飞箱穿障”等6项岗位绝技,将桥吊单机效率提升15%。
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深入贯彻国家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以“人民工匠”许振超、“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等先进典型为引领,通过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发展、评价和保障链条,打造了一支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港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和山东港口发展的“龙头”,青岛港构建以提升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成长体系。建成12个产教融合型高水平实训基地,打造了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5个省级“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年实训规模突破5万人次,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学习实训、技术攻关与技能转化的一体化赋能培训平台。
青岛港连续36年开展技术工人考工晋级和技术大比武,将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等级晋升与“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深度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自开展自主评价以来,已累计评价210余场次,参评8689人,其中4922人技能晋升。建立了集团、公司、科队3级技能培训体系,分类别、分层级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每年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大讲堂”“高技能人才轮训”等赋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持续培育“精一专二会三”复合型人才。
青岛港搭建比学赶超技能竞技舞台,以高素质技能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双轮驱动打造优秀产业工人队伍。深入实施九大技能提升行动计划,构建了覆盖装卸生产关键岗位的三级技术比武体系。2024年,青岛港集团第36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吸引973名选手参与46个项目的角逐,其中259人脱颖而出,37人被授予“青岛港状元”称号。同时,选派143人参加国家、省部级职业技能竞赛27场次,19人获得冠军,为更多职工搭建了技能成才的广阔舞台。
青岛港建立的“一培一考一评一聘”动态考核机制,构建了“能上能下、优进劣汰”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激励技能人才成长。2024年共聘任技师以上1800余人,评选出集团突出贡献技能专家60人、首席技能专家20人,逐级设置技能津贴标准,让“技能含金量”转化为“成长的真金白银”。
在“新时代振超精神”和“连钢创新团队”精神激励下,青岛港“振超团队”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连钢创新团队”13次刷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27次刷新铁矿石接卸、4次刷新纸浆昼夜接卸世界纪录。
未来,青岛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技能培训模式,完善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配资平台排名,打造全国港口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品牌。
涌融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